云存储、云专线、云安全……当移动“云端”产品落地医疗机构,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几年,随着对医疗健康事业投入不断加大,医疗行业在进行诊疗、办公场景扩建、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信息系统运行压力和存储扩容压力日益增大,原有运行模式和IT系统架构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求。信息化建设成为医疗机构的重头戏。
年1月1日零时,医院原“一体化电子病历、集成”平台与内蒙古移动“医疗云”平台切换完成,医院“医疗云”项目正式启用,至此医院正式步入医疗云时代。
医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始建于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医院,承担着巴彦淖尔市余万各族群众的医疗保健和各旗、县、区急危重症转诊患者的救治重任。
医疗上云是大势所趋。近几年,由于云计算在医疗行业的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年下发了《年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建设工作通知》,医院年9月完成上云,医院年3月完成,医院年6月完成上云。巴彦淖尔移动根据政策要求,前期积极与医院沟通,充分了解上“云”需求,医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理念和技术的行业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并将此先进的解决方案引入至项目虚拟规划和建设,有效解决传统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业务部署上线周期长等难点。
本项目的建设是巴彦淖尔市医疗行业第一例上“云”项目,同时也是医院第一例核心业务上“云”项目。此次合作,巴彦淖尔移动为医院提供HIS信息平台、电子病历系统等近40套系统上“云”服务,医院提供医护系统与手推车的物联网卡,并搭建apn专用通道有效满足医护人员需要,医院相关信息数据将实现全部云端存储,系统硬件安全性得到大幅提高。
医院院长杨志平认为,“医院上云”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医院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双碳’目标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医院整体上云,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借力发力,使用户之间的医疗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比如内蒙古的患者到北京就诊,诊疗信息通过网络一查便知,无需在北京进行重复检查,这不就是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做贡献吗?”杨志平院长表示,“医疗云”平台的建设,医院传统的就诊模式,医院传统数据的存储将向云存储转型,医院整体投入,提升管理效率,解决医疗资源不能满足市民需求等痛点难点问题,医院产能、效能双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新冠疫情更激发了远程医疗的需求。本着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年4月3日,巴彦淖尔移动与医院联手打造全区首家“中国移动5G医疗会诊中心”。通过最短时间内建成的“中国移动5G医疗会诊中心”,不仅实现了50余次与医院、海南医院的多方会诊和多学科联合会诊,患者病历、影像的实时传送,提升救治水平,还提供了远程心理疏导和咨询等服务,有效降低医患人员传染风险,为疫情的智能防控、精准防控贡献“移动力量”。
如今,医院里的就诊、检验、治疗以及管理等医疗信息系统运行良好,医护人员工作安全顺畅,患者康复进度提升,无不体现了云技术带来的科技力量。
下一步,在“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融合的过程中,巴彦淖尔移动将发挥基础资源、售后服务、生态聚合及创新转型的优势,为医疗卫生行业客户提供从网络、集成服务平台、应用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深度参与到区域医院建设中,共同探索并深入开展基于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创新示范合作,以新兴技术为引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支撑,为建设“健康巴彦淖尔”和居民健康贡献力量。
通讯员:王佳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yannurzx.com/bynrmj/1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