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首漠北的长歌
巍巍阴山北横,滔滔黄河东流。
时隔一月之后再翻看那些我们辛苦攀爬到岩壁上拍到的岩画,深深浅浅的纹路间仿佛依旧回荡着那阙响彻漠北草原的长歌,悠扬绵长。
还记得刚确定选题的时候,队里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阴山岩画,那是神马”。短短六天的实践之后,大家对于阴山岩画,却不仅仅是了解这么简单。如一坛老酒,你远远看它,不过是深褐色的陶土罐,其貌不扬;启封,轻嗅,浅尝,回味,才觉出隽永的幽香。
不同于欧洲那些涂抹在岩洞里粗犷奔放的岩画,地处河套平原的这千余幅岩画,因其多样的绘画形式、细腻的表现手法和恢弘的画面布局而别具一格。这些独特之处饶是我们出发之前都做过功课,亲眼见证时仍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还记得那是实践第一天,下车,高原小站清晨凉润的风吹走一夜火车的疲惫,我们马不停蹄的奔赴阴山岩画保护区。车行到保护区入口便已无法继续前行,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徒步进入大山深处,攀上一座座山崖,近距离观察拍摄那一幅幅岩壁上的千年画作。正如钰雪感叹的那样,有些瑰宝唯有亲眼近身细看,才能体会到不一样的震撼。也只有亲自攀上了那些山崖,才能体会到创作者创作的艰辛与信仰的虔诚。
四天的时间,我们辗转于巴彦淖尔市各个旗县,找寻岩画,参观珍品,系统学习,深入研讨,亲力宣传。正如前文所言,不仅仅是了解,我们亦在一步步深入的了解中进行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做出自己的努力。四天,太短,短到我们只够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一项艺术瑰宝中去;四天,也太长,长到我们见证了这片土地上数万年间人类的繁衍生息。
离开漠北的那片土地已有一月,但那支流淌在那一道道划过千万年的刻痕间的长歌却时时萦绕心间,让我们铭记。
我们会一直记得在阴山岩画保护区里的驰骋,清澈溪水溅起在车外漫开大朵水花,历经千年的远古刻痕伫留在高耸的岩壁上引人仰望,在风与日光中闪耀,讲述那片土地古老而无声的故事;我们会一直记得靠近蒙古国的戈壁草原中的一往无前,三色风马旗在风中猎猎有声,还有那伴着欢声笑语和虔诚祈愿的古老敖包,那站在野烽火台最高处时从草原深处吹进心里的清风;我们也会一直记得那日下午雨中似真似幻清冷高贵又肃穆庄重的康巴什城,成吉思汗陵里那幅两百多米长的灰红画卷讲述着的草原民族忠贞勇猛的史诗,还有鄂尔多斯草原上胆战心惊又恣意欢悦的跃马扬鞭,风带着格桑花的芬芳伴着哒哒的马蹄声一路颤进心底。
阴山岩画,到海枯石烂,我们仍记得这一首漠北长歌。
赞赏
长按鍖椾含娌荤櫧鐧滈鍝釜鍖婚櫌濂?鍝釜鍖婚櫌鐪嬬櫧鐧滈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yannurzx.com/bynrhj/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