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瓷鉴赏孔雀绿釉黑彩罐

发布时间:2023/12/16 11:10:27 

孔雀绿釉是一种瓷器釉色名,亦称“法翠釉”、“翡翠釉”、“吉翠釉”。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起源于宋、元民窑,最早见于宋磁州窑。明成化时,景德镇窑烧制成熟。

传统釉色中,绿釉是非常重要的古典釉色。早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绿釉瓷的出现,及至明清二朝,绿釉瓷器的发展逐渐成熟,出现了釉色深浅、浓淡的变化,纹路也常常创新,甚至达到了瓷器发展的小高峰。绿釉瓷器在中国传统瓷器中算得小众,烧造的窑口不算很多,传世者更少。但绿釉瓷器或翠色清莹或墨绿深沉,或优雅端庄或通透明莹,是极具美感的,所以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一样是较高的。而其中有一品类的绿釉瓷器,典雅秀逸,美如孔雀,被称之为“孔雀绿釉”瓷器。

藏品介绍

中文名称:孔雀绿釉黑彩罐

英文名称:Malachitegreenglazedblackcoloredpot

规格:一件

类别:瓷器

品相:美品

一般来说,瓷器之名往往也代表了瓷器本身的特色,孔雀绿釉,顾名思义,就是拥有如同孔雀尾羽之苍翠华美色彩的瓷器。孔雀绿釉瓷器不仅色泽格外美丽,于青幽中略带碧色,甚至时人以为可以与百禽之佳丽孔雀的尾羽相提并论,而且在色泽之外,色料与釉面交相辉映。孔雀绿釉瓷器的釉面往往并不十分肥厚,反而重清简素雅,所以在华美的色泽之外另有古瓷端庄雅致气韵,“奢华易得,古朴难寻”,所以孔雀绿釉瓷器难得。

这个底部没有过多的修胎痕迹,就是一平底,其上有些许绿釉,是由于釉水较厚,流淌而下,底部有轻微的裹釉现象,底部为麻仓土,其质地没有后期的紧实坚硬,是典型的老瓷器。

橘皮釉也称“橘釉”、“橘皮纹”,指瓷器釉面不够平整,缺乏光泽,呈现橘皮的凹凸感。

瓷器釉面不够平整,缺乏光泽,呈现橘皮的凹凸感称“橘皮釉”,也称“橘釉”、“橘皮纹”。橘皮釉的产生是因釉浆的高温黏度大,流动性差,或釉层太薄,或釉层不均匀,或烧成温度过低,使釉熔化不良,或烧成时冷却过慢,造成釉面析晶,或坯体表面修整不善,釉不足以弥补坯体表面的不平等,都是造成橘皮釉的原因。

可见口缘厚实圆润,肩部黑釉刻花,十分古雅,我们所见到的这些釉色,都是金属高温烧成的颜色,而绿釉就是铁元素烧制的表现,含铁量低就是青色,绿色,含铁量超过百分之八就会成为黑色,所以整件瓷器采用的最常见的铁元素来烧制釉色,虽然铜氧化是绿色,可铜烧出来的釉是红色的。

为什么瓷器有南青北白的说法,而这件瓷器明显偏青,已经形成了美丽的孔雀绿釉,孔雀绿釉与孔雀石一般,带有一种自然之美,就像南方的土壤一样,大多为红色,就是含铁量高的原因,而北方的土不这样,这件孔雀绿釉以黑釉装饰,可见对铁元素来做釉色已经掌握的非常熟练了,黑釉画的开窗形式,其中几只神鸟,画的生动飘逸,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yannurzx.com/bynryy/13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