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不少人会把吃剩的鲜橘皮用来泡水喝,认为鲜橘皮与理气健脾的陈皮一样,常喝也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事实上,鲜橘皮和陈皮性质大不相同,直接用鲜橘皮泡水,不仅达不到养生保健效果,还可能不利于健康。
鲜橘皮与陈皮的区别
陈皮,顾名思义就是陈化后的果皮。
在《中国药典》中,对陈皮的定义是这样描述的: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与“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也就是说,橘皮想要变成陈皮,需要经过“晒干或低温干燥”这个道工艺。少了这道工艺都不能称为陈皮。
除此之外,在《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文档中提到,“广陈皮”——新会陈皮在工艺上除了经过“晒干或低温干燥”还需加上“陈化三年”这一工序。陈化不超三年的柑皮,只能称为“柑皮”或“果皮”。
为什么用鲜橘皮泡水饮用会危害健康?
第一,橘子皮含有较高挥发油。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巩宏斌向《科技日报》表示,新鲜橘子皮中挥发油含量较高,用其泡水,不但不能发挥它的药用价值,还会刺激肠胃。
然而经过时间陈化后的陈皮,烈气消除了,药性就更温和,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
历代本草中也有这一说法。清朝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提到“广中陈久者良,故名陈皮,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
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也有提到:“橘皮,如人至老年,烈性渐减,经久而为陈皮,则多历寒暑,而燥气全消也。”
除此之外,现代研究发现,新会陈皮中两大主要化学成分黄酮类物质与挥发油,随陈皮年份越高,黄酮类物质含量也越高,当中的挥发油含量都会有变化。
▲图出自:《GC/MS对不同年份新会陈皮挥发油的分析》
▲图出自:《不同年份新会陈皮总黄酮及橙皮苷含量动态变化》
第二,橘子皮上可能残留保鲜剂、农药等化学制剂。随着现代种植技术及科技的提升,有些果农为了橘子卖相好看,摘下橘子后用化学剂浸泡后再上市。浸泡过的橘子的果肉虽然不会被影响,但橘子皮上残留的化学剂却难以用清水洗掉,若用这样的橘子皮泡水代茶饮,对身体健康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鲜橘皮和陈皮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晒干陈化。随着时间的陈化,新会陈皮中的黄酮类物质与挥发油不断变化,从而实现价值。也就是说陈皮的价值着重在于“陈”。俗话说:”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足以体现新会陈皮,越陈越有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清·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林林,林子夏,莫云燕,廖素媚,黄庆华.不同年份新会陈皮总黄酮及橙皮苷含量动态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19(6):-.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yannurzx.com/bynryy/12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