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医院一年接诊近200例,这种病

发布时间:2017/7/30 8:28:03 

4月11日是第21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据介绍,目前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7%左右,而且帕金森病患者有明显增加趋势。它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杀手”。如果中老年人出现手脚颤动、走路不稳、动作缓慢和僵硬等症状,要当心帕金森病。

什么是帕金森?它有哪些征兆?如何预防和治疗?4月12日,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医师宋海燕。

市医院一年接诊近例帕金森患者

4月11日,市医院针对帕金森病举行了义诊活动。当天,不少子女带着父母来看病。近3个小时的义诊接待了20多位患者,全部确诊患有帕金森病。宋海燕介绍,近两年来,医院神经内科经常会接诊帕金森病患者,每月少则十几例,多的时候几十例,全年接诊近例。

帕金森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帕金森病患者是60岁以上的老人,但近几年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宋海燕说,她就遇到一例37岁的患者被诊断为帕金森病。高发人群有五个特点,一是老,即平均发病年龄约60岁,而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二是压,即脑力劳动负担重的人,不到40岁的“年轻患者”中,性格急躁、压力大是很多人的共性;三是伤,即有过脑外伤,包括突发意外或频繁受到轻微撞击;四是毒,即经常使用、接触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用品的人;五是传,即遗传因素。

手抖不是唯一症状

69岁的马大爷在十几年前感觉面部有些僵硬、行动不便,睡着后还出现行为异常,总说梦话,还在梦中挥拳踢脚,医院一查,确诊患上了帕金森病,一直靠服用药物治疗。五六年前,马大爷病情加重,瘫痪在床,失去自理能力。几年间,马大爷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治疗费花了十几万,如今只能吃流食。

宋海燕介绍,得了帕金森病,典型的、早期表现是“静止性震颤”,就是手指弯曲、颤动,像在数钞票或搓丸子,变换姿势后会消失,精神紧张时会加重。帕金森病的症状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上下肢动作变得不灵活,如走路时手臂不摆动等;二是经常失眠,躺在床上不自主地踢腿、挥胳膊,甚至摔到床下;三是说话慢或口齿不清,口水多,面部肌肉紧绷,表情不再丰富,且由于眨眼次数减少,眼睛常感到干涩。

“对于上述表现,病人初起往往并不在意,认为是上了年纪的衰老现象,久而久之,影响到医院就诊。实际上,进入中年后,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就该高度警惕是不是患了帕金森病。”宋海燕说,如果不够重视,帕金森病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和合理的治疗,很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帕金森病可防可控

帕金森病是不可逆的,只能控制症状,无法根治,并且随着药物剂量的不断增加,会出现药物副作用。因此,早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宋海燕归纳了5条主要预防措施:1.防治脑动脉硬化,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2.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锰、汞等;3.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4.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

宋海燕说,有的人闻帕金森色变,但其实它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随着治疗方法和水平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能终身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很多人在治疗上存在认识误区,惧怕手术,宁愿服用大量药物。”宋海燕介绍,在治疗早期,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但是经过几年的药物治疗后,会出现赖药性、毒副作用,所以,可考虑采用脑起搏器植入术来控制病情。

患者还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来控制病情发展。首先,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戒烟限酒,不食用剩饭菜。其次要注意适量运动,比如打太极拳。

宋海燕建议,家属在护理病人时,注意防止其摔倒等意外,家居布置要方便合理,减少障碍;注意喂食安全,以防引起肺部感染;对于卧床病人要定时为其翻身拍背和清洁大小便;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能够帮助患者积极面对一切,战胜病魔。

黄河晚报记者袁雅芹

新闻链接——

今年4月11日是第21个世界帕金森日,主题是“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yannurzx.com/bynrly/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