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抢救
1月10日11:55分,临近下班时间,一位70多岁的老年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医院老年病·肾病科就诊,患者于早晨8:00起床后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行走不稳等症状,在家观察后症状无缓解,就诊医院老年病·肾病科,于启明主任接诊后,立即为患者做了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考虑急性脑梗塞,紧急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后,立即启动绿色生命通道。在急诊科同仁的大力协助下,由杨光宏副主任护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了颅脑核磁检查,结果显示:右侧顶叶新鲜脑梗死,当时正值中午下班时间,车流量大,道路拥堵,急救车人员立即将诊断通知科室,在于启明主任的主持下,迅速成立了抢救小组,备齐抢救药品,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说明了溶栓的必要性和风险,家属同意溶栓治疗。此时时间已经接近4小时,该患者年龄较高,症状严重,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病史,NIHSS评分为4分,溶栓治疗的风险很高,于启明主任决定应用第三代特异性溶栓药物-重组人尿激酶原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家属知情同意后即刻开始了溶栓治疗,医护人员寸步不离的守护在患者床边,随时监测病情变化。
随着溶栓药物的起效,30分钟后,患者自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较前明显好转,再次进行NIHSS评分降为2分,继续给予治疗和监护,并在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康复治疗,目前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已能自行下床活动,看着患者病情的顺利转归,家属连声说着谢谢,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溶栓后患者恢复良好,行动自如紧急抢救21月12日中午12:39分,患者王某因发作性胸憋、气短、伴双上肢疼痛2小时在家属的陪同下来我科就诊。在就诊过程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口唇紫绀,四肢冰冷,无自主呼吸,首诊医生秦超紧急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通知上级医师,在护士赵婧的配合下为患者进行心脏电除颤,经过争分夺秒的抢救,两分钟后患者意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对答切题。立即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
急查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ST-T异常(V1-V4抬高0.2mv)3.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急,家属焦虑不安,于医院查看患者后当机立断,向家属充分交代了急性心梗的风险及治疗策略,以及溶栓的必要性及相关风险,决定立即应用第三代特异性溶栓药物-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同时制定了详细的溶栓治疗方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大家紧紧的盯着心电监护,出现了一个室早,又出现了成对的房早,接连着出现了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大家的心都时不时的紧张起来,不时的询问患者的感受,约30分钟后,患者诉胸憋气短及双上肢疼痛症状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患者病情转危为安,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出现提示溶栓成功。根据指南建议,溶栓治疗后3~24小时内,应将患者转往具有PCI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医院胸痛中心建立了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于启明主任为患医院导管室并开通了绿色转诊通道,第二日上午10:30分在我院急诊科的护送下,医院行支架植入术治疗,成功的溶栓治疗,为患者植入支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目前患者病情已处于恢复期,准备于近期出院。于启明主任介绍说:如果首次医疗接触到PCI的时间大于分钟或患者发病时间在2小时内,若无禁忌症即刻溶栓治疗,我们要把握3小时的最佳时间窗,在介入延迟或者不可选时,在就诊30分钟内启动溶栓。新出的欧洲指南把目标时间提前到了10分钟。溶栓只是STEMI再灌注治疗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早期溶栓结合PCI既可把握早期再灌注时间,又可巩固、完善溶栓后的再通效果,有利于缩短心肌总缺血时间,能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机会和效果,是目医院首选的治疗策略和模式!溶栓后支架植入血管再贯通“这样的生死营救,医院老年病·肾病科经常上演。”于启明主任介绍,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塞、急性心梗的重要手段,但这种治疗对发病时间有明确要求,一般情况下要在3小时内完成,某些病人可以延长到4.5小时。所以,如果发现有中风等脑血管病的迹象,比如突然出现口舌歪斜、流涎、饮水呛咳、语言不利、肢体无力,言语含糊,视物模糊、头晕、剧烈头医院救治。医院率先在巴彦淖尔市地区建立老年病科,依托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及时开通卒中、胸痛绿色通道,以“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心肌”的快、准、稳的抢救策略,使很多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最终化险为夷,避免患者瘫痪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使老年病·肾病科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救治上,迈上了更新的台阶。
◆撰稿:老年病·肾病科杜菲
◆编辑:宣传科孙志
◆审核:刘健
★重要声明:严禁在转载请注明:http://www.bayannurzx.com/bynrhj/11523.html